首页 / 校园动态/ 正文
教育学院“蒲公英”实践团186名队员飞遍省内18个地市、56个村落支教
  • 作者:胡亚东 时维伟 文 教育学院“蒲公英”暑
  • 时间:2021-08-05
  • 来源:教育学院

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,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首页教育学院积极响应“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时代”的号召,成立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,传播希望,播种未来,助力乡村振兴。

 

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启动

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紧紧围绕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将“三下乡”与“返家乡”相结合,于7月10日至30日,开展了为期2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,帮助青年学生了解、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,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。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在信阳、新乡、安阳、驻马店、焦作、洛阳、周口等河南省18个地市的56个村落开展支教活动,共有186名队员参与支教,涉及支教点支教对象800多名学生。

 

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支教足迹

支教活动开展以来,队员们始终铭记教育初心和使命,将乡村振兴与素质教育结合,筑牢学生语数外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,将音乐、美术、书法、绘画、体育以及劳动等课程搬上支教课堂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;此外,支教队员还创新教育教学形式,让乡村学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,在快乐中成长。

 

支教队员教学现场


支教队员指导学生学习

在安阳市支教点,支教队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指导、以高带低的教学方法,一方面教师分层传授基础知识,另一方面让各年级学生自发研讨,传输经验,分享心得,提升学习效率。


支教队员教授手语歌曲《国家》


支教队员开展爱党爱国教育


爱党爱国主题绘画作品展示

在焦作市、信阳市支教点,支教队员将学知识与学党史、强信念、长才干相结合,紧扣建党一百周年教学主题,开展了以小萝卜头故事为主的语言课,钢琴弹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、《国家》、《红星闪闪》等音乐课,爱国主题的绘画课等,在传播知识的同时,将爱党爱国之情深植学生心间。

支教队员开展“红色故事我来讲”党史教育比赛


支教队员用舞蹈教学献礼建党百年

在济源市支教点,队员们结合时代背景,为小朋友们开展了“红歌分享会”、“红色经典故事分享会”、“我爱祖国”等活动,用歌声、舞蹈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无尽热爱;用学党史知识的形式让小朋友们感受党和国家走过的艰辛历程,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。

 

支教队员开展游戏课程

 

支教队员引导学生进行劳动教育

在洛阳市支教点,除了正常开展通识课与文化课外,支教队创新开展了益智课、劳动教育课和游戏课等课程。队员们结合社会现实情况,还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,让小朋友学会基本的安全常识,教导他们如何在危险来临之际保护好自己。

 

支教队员带领学生前往南阳市规划展示馆开展实践教学

 

支教队员带领学生前往南槐公园开展历史文化教育

在南阳市、濮阳市支教点,支教队员将课上教学与课下教育相结合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,组织学生前往南阳市规划展示馆,亲身体验“中国速度”;还前往濮阳市唐槐公园,通过一段风雨历史让学生们感受南乐的历史文化魅力。


支教队员与支教对象合影

此外,在新乡、开封、商丘、平顶山等地的支教队,也始终秉持“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”的使命,将在校所学的知识、技能外化于行动,充分运用到支教活动中去,在收获实践经验的同时,达到了预期的支教效果;在扎实基础学识的同时,更多了几分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。

教育学院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现已圆满结束,但教育不止,“蒲公英”会茁壮向阳生长,继续用育人的初心和使命,传播希望,播种未来,助力乡村振兴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力量。